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全球的運轉節奏,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然而(er),在(zai)(zai)經(jing)濟和(he)社會活動遭(zao)遇重創之際,全球綠色(se)轉型的(de)熱(re)情(qing)依(yi)然不減。多(duo)國(guo)(guo)在(zai)(zai)2020年(nian)推出疫情(qing)后(hou)的(de)“綠色(se)復蘇(su)”計劃;油氣、煤炭等化石能源(yuan)持續“遇冷”;風(feng)電(dian)、光伏(fu)保持高速發展;氫能異軍突起,多(duo)個綠色(se)制氫項目在(zai)(zai)全球范圍內上馬;在(zai)(zai)年(nian)末(mo)的(de)聯合國(guo)(guo)氣候雄心峰(feng)會上,多(duo)國(guo)(guo)明確了凈零排放目標,令(ling)“碳中和(he)”成為年(nian)度關(guan)鍵詞。
展望2021,已經成為全球主旋律的(de)綠色轉型將奏(zou)響(xiang)更強音。
多國公布凈零排放目標,“碳中和”成年度關鍵詞
“碳(tan)中和”無疑是(shi)2020年全球最“熱(re)門(men)”的(de)議題之一。
目前(qian),已有70多個國家確(que)定了凈零(ling)排(pai)放目標,其中尤以中國和(he)歐(ou)盟(meng)的時間表最(zui)受關注(zhu)。
中國于(yu)(yu)9月(yue)的(de)聯合國氣候行動大(da)會(hui)上明確提出(chu),將(jiang)力爭于(yu)(yu)2030年前(qian)達到(dao)峰值,努力爭取(qu)2060年前(qian)實現“碳(tan)中和(he)”。此舉受到(dao)了國際社會(hui)的(de)廣泛(fan)贊譽(yu)。
歐(ou)盟則在(zai)年末(mo)提升了原有的減排目標。另有智利(li)、巴(ba)西、新西蘭(lan)、日本、韓國、瑞典(dian)等國也都作(zuo)出承諾(nuo),將在(zai)未來幾(ji)十年間實現凈零(ling)排放。
就(jiu)連傳統化石(shi)能源企業,如bp、殼牌、道達爾等也都“官宣(xuan)”了各(ge)自的凈零排放目標。
顯然(ran),突(tu)如其來的(de)新(xin)冠肺炎疫(yi)情,進(jin)一步(bu)觸發了全球對(dui)氣候變(bian)化和生態環保(bao)的(de)反(fan)思,而“后疫(yi)情時代(dai)”的(de)經濟(ji)重(zhong)塑則將(jiang)(jiang)為綠色(se)轉(zhuan)型提供(gong)更廣闊的(de)舞(wu)臺(tai)。世(shi)界(jie)各(ge)國在致力于恢(hui)復(fu)經濟(ji)的(de)同時,也將(jiang)(jiang)重(zhong)振氣候治理(li)、建(jian)設(she)可持續社(she)會作為一項重(zhong)要(yao)任務(wu)。
風電加速駛向深海,浮式海上風電“走紅”
受(shou)技術和(he)成本限(xian)制,多年(nian)來(lai),浮式海上(shang)風電(dian)一直未(wei)能規(gui)模化發展,截至(zhi)2019年(nian)裝機(ji)尚不足百(bai)兆瓦(wa)。然而,2020年(nian),意大(da)利、西(xi)班牙、日本、韓國(guo)、越南(nan)等多國(guo)先(xian)后宣(xuan)布加(jia)入浮式海上(shang)風電(dian)項目建設大(da)軍。
有分析機構預計,未來5年內(nei),浮(fu)式海上風電(dian)將成為全球(qiu)市(shi)場(chang)投資“熱土”,到2030年和(he)2040年底,全球(qiu)浮(fu)式海上風電(dian)裝機將分別(bie)突破20吉瓦和(he)70吉瓦。
巨大的開(kai)發潛(qian)力令人(ren)興奮。bp、殼牌等(deng)傳統油(you)氣(qi)巨頭也紛紛“下(xia)海(hai)”,通過并(bing)購(gou)、投資等(deng)方式(shi)快(kuai)速進入市場。
不過,再次(ci)選擇以補貼的形式(shi)促進行(xing)業(ye)發展,能否真(zhen)正(zheng)幫(bang)助(zhu)浮(fu)式(shi)海上(shang)風電(dian)降低成本、盡快(kuai)實現平價上(shang)網(wang),仍然令(ling)業(ye)界擔(dan)憂。
有研究公司預計,到2040年,全球(qiu)浮(fu)式海上(shang)風電(dian)成(cheng)本(ben)才有望(wang)與目(mu)前的陸上(shang)風電(dian)成(cheng)本(ben)持平,降至40美元/兆瓦時左右。
站在發展的(de)風(feng)口,浮式海上(shang)風(feng)電業如(ru)今更需思考的(de)是(shi)如(ru)何(he)不(bu)斷降低成(cheng)本,積極探索可行的(de)商(shang)業模(mo)式,真正成(cheng)為全球能(neng)源轉(zhuan)型的(de)有力支撐。
政府招標規模急速擴大,全球光伏跑出“加速度”
2020年,以色列(lie)、希臘(la)等(deng)國(guo)先后宣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zhan)目標(biao);土耳其、波蘭等(deng)國(guo)更(geng)是通過政府公(gong)開招標(biao)的形(xing)式吸引投(tou)資,不斷擴大光伏(fu)裝(zhuang)機規(gui)模。
事實上,此前,諸(zhu)多歐(ou)洲國(guo)家曾因財政壓力過大,不得不削減對(dui)光(guang)伏(fu)等可(ke)再生能源的(de)(de)補貼。如今,經(jing)過“去補貼”后的(de)(de)沉寂,世界各國(guo)政府又重燃對(dui)大型光(guang)伏(fu)地(di)面電站的(de)(de)建(jian)設熱(re)情,普遍采取(qu)公(gong)開招標的(de)(de)模式吸引投資(zi)。
即使(shi)受疫(yi)情影響,今年(nian)波蘭(lan)、希臘(la)等國(guo)家招標規模不減反增,東南亞國(guo)家如菲(fei)律(lv)賓、馬來西亞、緬(mian)甸等也緊跟(gen)熱(re)點,招標容量均在吉(ji)瓦(wa)級左右,菲(fei)律(lv)賓甚至公布(bu)了(le)超2.5吉(ji)瓦(wa)的光(guang)伏項目拍賣(mai)計劃(hua)。
為了解(jie)決(jue)補貼難(nan)題,多國政府鼓勵(li)光(guang)伏企業(ye)(ye)和電力公司(si)簽訂長(chang)期購電協議或差價合同(tong),采取低稅(shui)(shui)率或退稅(shui)(shui)等稅(shui)(shui)收激(ji)勵(li)措施來支持(chi)光(guang)伏產業(ye)(ye)的(de)發展。
在光(guang)(guang)伏(fu)老牌和(he)新(xin)興市(shi)場的(de)共同促進下,預計今年全(quan)球光(guang)(guang)伏(fu)新(xin)增(zeng)裝機(ji)將達118吉瓦。
不(bu)(bu)過(guo),這(zhe)仍不(bu)(bu)能滿足全球碳減排(pai)需(xu)求,有(you)分(fen)析認為要(yao)達(da)成碳中和目(mu)標,全球每(mei)年(nian)的(de)光(guang)伏新(xin)增裝(zhuang)機規模(mo)還需(xu)進(jin)一步擴大。明年(nian)的(de)光(guang)伏市場或將迎(ying)來更大的(de)“狂歡”。
氫能異軍突起,多國“百舸爭流”
2020年是全球(qiu)化(hua)石能源(yuan)逐步式微的(de)一年,也是能源(yuan)界(jie)“新星”氫能保持“閃耀(yao)”的(de)一年。
這一年(nian),全球多國(guo)(guo)爭相宣布重金投(tou)資氫(qing)(qing)(qing)能(neng)產(chan)業。7月,歐盟發布《歐盟氫(qing)(qing)(qing)能(neng)源(yuan)戰略(lve)》,計劃到2030年(nian)擁(yong)有40吉瓦生產(chan)能(neng)力,到2050年(nian)將(jiang)氫(qing)(qing)(qing)能(neng)在(zai)能(neng)源(yuan)結構中的占比提(ti)高(gao)到12%-14%。法國(guo)(guo)、德國(guo)(guo)、西班牙(ya)等紛紛發布國(guo)(guo)家級(ji)氫(qing)(qing)(qing)能(neng)路線(xian)圖。預計未(wei)來10年(nian),歐盟各(ge)國(guo)(guo)的氫(qing)(qing)(qing)能(neng)產(chan)業投(tou)資規(gui)模將(jiang)達到數百億歐元。11月,英國(guo)(guo)提(ti)出將(jiang)投(tou)資2.4億英鎊于制氫(qing)(qing)(qing)設(she)施建設(she),到2030年(nian)實現5吉瓦的低碳(tan)氫(qing)(qing)(qing)氣生產(chan)能(neng)力。在(zai)亞洲,日(ri)本、韓國(guo)(guo)也已加快氫(qing)(qing)(qing)能(neng)布局規(gui)劃。
國家級氫能戰(zhan)略頻(pin)頻(pin)出臺,跨(kua)國企(qi)(qi)業也積極“跑馬圈地”。殼牌(pai)、bp、道達爾等(deng)國際大型油氣(qi)企(qi)(qi)業均在推進各自的氫能項目落(luo)地。
消(xiao)費領(ling)域也不(bu)甘示弱(ruo),能(neng)源、化工、制造企業之(zhi)間的(de)“跨界”合作蓬勃興起(qi),氫(qing)燃料電池汽車快速搶占市場,氫(qing)動力(li)火(huo)車、船舶、卡車等新興交通(tong)工具掀起(qi)研發熱潮。業界普遍認為,氫(qing)能(neng)帶來(lai)的(de)清潔變革(ge)或許比預想更快。
不(bu)過,正如數年前的可再生能源,仍處于起步(bu)階段的氫能當前依然(ran)面臨基礎設施尚未規模化、應(ying)用產業集群不(bu)成熟(shu)、“綠氫”項目盈(ying)利難等諸多問題。
對抗氣候變化共識加深,全球主要碳市“箭在弦上”
隨著(zhu)“碳中和”成為全球(qiu)熱(re)搜(sou),一向存在感頗低(di)的碳交(jiao)易市場在2020年(nian)也(ye)迎(ying)來了(le)“暖陽”。
歐(ou)(ou)盟碳排(pai)放交易(yi)體系(xi)作為(wei)(wei)目前全球最具影響力(li)的(de)碳市場(chang),已成為(wei)(wei)該區域推(tui)動企業減(jian)排(pai)的(de)“利器”。2020年(nian),在歐(ou)(ou)盟委員會一再提高氣(qi)候(hou)目標(biao)以(yi)及各國不斷(duan)出爐的(de)“綠色經濟(ji)復蘇”政策刺激下,歐(ou)(ou)盟碳價多次(ci)突破30歐(ou)(ou)元/噸(dun)的(de)歷史高點(dian)。
韓國(guo)、新(xin)西蘭(lan)等亞太地(di)區(qu)(qu)國(guo)家的(de)(de)碳(tan)市場,2020年(nian)(nian)也一改往日的(de)(de)低(di)迷(mi)。在(zai)韓國(guo)宣布(bu)“碳(tan)中(zhong)和”目標(biao)后(hou)的(de)(de)一個月(yue)里,韓國(guo)碳(tan)交(jiao)(jiao)易市場價(jia)格明顯(xian)上揚,而隨著(zhu)新(xin)西蘭(lan)逐步(bu)收緊碳(tan)排放交(jiao)(jiao)易配(pei)額,新(xin)西蘭(lan)碳(tan)價(jia)預期(qi)也將有所提(ti)升。與此同時,在(zai)北(bei)美(mei)(mei)地(di)區(qu)(qu),加拿大作為主要(yao)化(hua)石能源出口(kou)國(guo),年(nian)(nian)底宣布(bu)將對現行碳(tan)交(jiao)(jiao)易體(ti)系進行改革,以提(ti)振低(di)迷(mi)多年(nian)(nian)的(de)(de)碳(tan)交(jiao)(jiao)易市場,盡管加拿大多年(nian)(nian)來并未成功兌現過氣(qi)候(hou)目標(biao),但此輪碳(tan)系統改革卻是北(bei)美(mei)(mei)地(di)區(qu)(qu)碳(tan)交(jiao)(jiao)易中(zhong)少有的(de)(de)積極舉(ju)措。
尤其(qi)值得關注的(de)(de)是,我國(guo)(guo)(guo)碳(tan)交易(yi)市(shi)(shi)場也已蓄勢待發,多(duo)年來(lai)碳(tan)市(shi)(shi)場試(shi)點(dian)工作已在全國(guo)(guo)(guo)多(duo)地鋪開,2021年將(jiang)(jiang)成為全國(guo)(guo)(guo)性碳(tan)市(shi)(shi)場正式登上歷(li)史舞臺的(de)(de)重(zhong)要年份(fen)。在全球碳(tan)交易(yi)逐步“破冰”之時,我國(guo)(guo)(guo)必將(jiang)(jiang)成為推動(dong)全球碳(tan)減(jian)排的(de)(de)重(zhong)要力量(liang)。
產量、需求雙降,“去煤”腳步越來越快
在新(xin)冠肺(fei)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追求“碳中和”的雙重“打擊”下(xia),2020年,煤(mei)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地(di)位(wei)急轉(zhuan)直下(xia)。
美(mei)國、加拿大、哥倫比亞、印度等(deng)國的(de)煤炭(tan)產量大幅(fu)下跌。歐(ou)盟不斷推出“綠色(se)新政”,更是令煤炭(tan)成為“高氣(qi)候風險”的(de)代名詞。德(de)國、希臘、波蘭等(deng)國加速關停煤電設(she)施,明確(que)煤電“退出”時間表。
即使在(zai)曾經的(de)(de)消費(fei)“熱門”地區,煤(mei)(mei)炭的(de)(de)處境也頗為艱難。煤(mei)(mei)炭消費(fei)大國印度在(zai)過去兩年(nian)里,煤(mei)(mei)炭投資出現斷崖式下(xia)跌,放(fang)開外資準入(ru)門檻也未能(neng)緩解困境;日(ri)本、韓國等則將淘汰煤(mei)(mei)炭的(de)(de)進程一再提速(su)。
國際能(neng)源署最新數據顯(xian)示,2020年(nian)(nian),全球煤(mei)炭(tan)消(xiao)費(fei)量創(chuang)下近75年(nian)(nian)來最大降幅,煤(mei)炭(tan)需求同比下降約5%。多家(jia)市(shi)場機構預測稱(cheng),未來5年(nian)(nian)內,煤(mei)炭(tan)在一次能(neng)源消(xiao)費(fei)中(zhong)的位置(zhi)很可能(neng)被天然氣取(qu)代。
不過(guo),2020年困(kun)境(jing)重(zhong)重(zhong)的(de)煤炭短(duan)時間內并不會離開歷史舞臺。作為盛行(xing)了數百(bai)年的(de)能源,煤炭至今仍是最具成(cheng)本優勢之(zhi)一(yi)(yi)的(de)能源品種。但煤炭將(jiang)以(yi)何(he)姿態迎(ying)接(jie)變革,仍待時日一(yi)(yi)窺究竟(jing)。
國際油價墜入深淵,市場前景仍不明朗
在新冠肺炎疫情、“歐佩克+”減(jian)產博弈等多重因素影(ying)響下,國(guo)(guo)際油市在2020年經歷了歷史(shi)性失衡。3月,減(jian)產談判破裂促使沙特單方(fang)面發(fa)起(qi)價格戰(zhan),國(guo)(guo)際油價應聲暴跌(die)30%,至30美元/桶附近(jin),石油市場進入了1991年海灣戰(zhan)爭以來的“至暗時刻”。
4月,疫情蔓延導致(zhi)石油供應嚴重過(guo)剩,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三大產油國之間的較量(liang)也達到臨界水(shui)平(ping)。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在(zai)4月20日甚至首次跌至負(fu)值。
5月(yue)開始,全球部分國家解封(feng)并開始復工(gong)復產,能源需求有所(suo)回(hui)升但幅度(du)有限。“歐佩(pei)克(ke)+”新一輪減(jian)(jian)產協議正式生效,美國為首的非“歐佩(pei)克(ke)+”也破天荒加入減(jian)(jian)產隊(dui)伍,全球重(zhong)要產油國“減(jian)(jian)產保價”的積極性(xing)終于有所(suo)體現。
下半(ban)年開始,盡管油(you)價仍然低(di)位徘徊,但(dan)市(shi)場整(zheng)體走勢較(jiao)為平(ping)緩,直至“歐佩克+”12月初達成了“2021年起緩慢放松石油(you)產量限制”的決定,油(you)價在12月10日才(cai)再次站上50美元/桶(tong)。
不(bu)過,油市(shi)(shi)想(xiang)要(yao)擺脫頹(tui)勢似乎并不(bu)容易。一方面(mian),歐美(mei)國家(jia)疫情反復可能影響資本對石(shi)油領(ling)域的持(chi)續投(tou)入;另一方面(mian),油價回升會讓“歐佩克+”的減產出現搖擺。2021年,國際油市(shi)(shi)依然(ran)面(mian)臨極大的不(bu)確定性。
傳統油氣巨頭加速綠色轉型
2020年,以(yi)bp、殼牌(pai)、道達爾(er)為首的傳統油氣企業,將更(geng)多(duo)精力和(he)資(zi)金投向“更(geng)經濟、可(ke)持續”的領域(yu),綠色轉型不斷(duan)提速。
事實(shi)上,受需(xu)求(qiu)和價格雙雙低迷(mi)的影響,2020年,化石燃(ran)料資產普遍(bian)大(da)幅貶值,全球最大(da)的幾家(jia)石油(you)公司(si)首(shou)季度就被迫(po)(po)籌集了超過320億美元的新(xin)債(zhai),這迫(po)(po)使他們進一步深思如何可持續發展(zhan)。
bp、道達(da)爾、殼(ke)牌是推進綠色轉(zhuan)型最(zui)為積極的(de)(de)油氣(qi)巨頭,三家公司都作出了2050年凈(jing)零排放的(de)(de)承(cheng)諾。bp計劃10年內將油氣(qi)產量削減40%,并每年在低碳(tan)領域投資約50億美元,同時加(jia)速轉(zhuan)向低碳(tan)能源解決(jue)方案,包括大力發(fa)展氫(qing)能。該(gai)公司計劃到2030年在某些地區的(de)(de)藍氫(qing)和綠氫(qing)市(shi)場(chang)中占據10%的(de)(de)份額。
道達爾則計劃每年投(tou)資20億(yi)美元發展可再(zai)生(sheng)能源和其它(ta)清(qing)潔技術(shu),并承(cheng)諾到2030年擁有20%的可再(zai)生(sheng)能源資產(chan)。
殼牌的(de)目標是(shi)未(wei)來幾年,在清潔(jie)燃料、可再生能(neng)源和(he)電力(li)進行的(de)投(tou)資能(neng)夠(gou)獲得“兩(liang)位數(shu)”的(de)收益(yi),到2030年代初成(cheng)為全球最大電力(li)公(gong)司(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