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力傳媒 | 0評論 | 5221查看 | 2017-05-08 16:52:00
近日,業內炒的(de)最火熱(re)的(de)莫過于三(san)峽在重慶地區(qu)所(suo)做出的(de)頻頻動作。三(san)(san)峽(xia)集團(tuan)正(zheng)在布局(ju)的(de)(de)發配售一體的(de)(de)商業(ye)模(mo)式(shi),或將(jiang)打造(zao)出一個(ge)獨立于國家電網(wang)、南方電網(wang)之外的(de)(de)電網(wang)企業(ye)——“三(san)(san)峽(xia)電網(wang)”。業(ye)內認為(wei),這(zhe)是(shi)三峽(xia)集團參與重(zhong)慶三峽(xia)庫區建設的(de)(de)重(zhong)要舉措,是(shi)電(dian)力體制改(gai)革(ge)的(de)(de)重(zhong)大突破(po),也是(shi)混合所(suo)有(you)制改(gai)革(ge)試點(dian)的(de)(de)積極探索。
2015年12月31日,三峽、葛洲壩供電資產運維管理交接儀式在三峽壩區220kV陳家沖變電站舉行。標志著三峽集團參與電力市場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標志著長江電力(三峽電能)控股的首家售電公司正式啟航運轉。
2016年7月,長江電力、三峽集團聯合成立售電公司——三峽電能,已經在宜昌、重慶開展配售電業務,未來計劃拓展配售電范圍。
據當時的公告來看,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主要經營業務包括:配售電系統投資建設、設計及運營管理,電力銷售及服務,電力技術開發、咨詢、轉讓與服務,承裝(修、試)電力設備設施,電動車充電服務,分布式新能源上網服務,其它相關電力技術服務,集供電、供熱、供氣、供水等業務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等。
配售電業務主要通過投資建設和投資并購兩種途徑開展,在項目條件成熟的區域建設運營配電網,同時通過資本運作收購相關地方配售電企業股權,促進配售電業務快速發展。
該公司根據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文件和總體思路,積極發展配電、售電業務,降低水電業務單一、增長潛力有限的風險,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有效選擇。同時,實現從發電到配電、售電產業的延伸,使產業布局更為合理,以便更好的面對市場競爭。
今年以來,隨著新電改的深入,三峽集團已開始在電力市場逐步布局。
據彭博社報道,三峽集團擬聯合重慶市政府,將重慶兩江長興電力有限公司(簡稱長興電力)、烏江實業、涪陵能源3家電網企業的電力資產進行剝離整合,在重慶兩江新區、黔江區、涪陵區設立統一的配售電企業。
具體股權結構計劃為:三峽通過長江電力和長興電力持股23.37%,為實際控制人;重慶地方國有資本占54.57%;民營資本占16.46%;員工持股5.6%。
另據《證券日報》報道,2月22日,重慶市政府與三峽集團聯合舉行重慶長電聯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和重慶兩江三峽興盛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揭牌活動,此舉也標志著重慶“三峽電網”建設拉開帷幕,三峽能源產業基金已經具備運作條件。
三峽集團將整合涪陵聚龍電力、黔江烏江電力等地方電網和兩江新區增量配網打造全新的重慶“三峽電網”,三峽電站增發電量入渝規模進一步提高,其在渝發起設立的三峽能源產業發展基金,規模達140億元。
此舉也被業內認為,這是三峽集團參與重慶三峽庫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積極探索。
實際上,這幾年,以三峽集團為首的“三峽系”企業也在不斷布局,通過舉牌國投電力、三峽水利等方式在電力市場不斷擴大“三峽系”的核心競爭力。
華創證券電力行業分析師王秀強也表示,三峽集團正在通過舉牌國投電力、三峽水利,整合重慶本地地方電網等方式,推進發電、配售電產業鏈整合。
王秀強表示,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推行2年有余,改革帶來新的商業形態、改變舊有利益格局,這是一條長路,不會一蹴而就。我們更期望改革能夠理順各方利益,在準確的道路上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