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0評論 | 4465查看 | 2015-07-27 10:18:00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推進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各省(區、市)均需上報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
由于微電網建設成本較高,且歐美等國對新能源微電網項目均有補貼,業內此前預計能源局將出臺相關補貼措施。然而讓業界略為失望的是,這一意見并未提及補貼政策,只表示“使新能源微電網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具有經濟合理性”。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微電網在國際上也處于起步階段,而我國目前的電力體制仍不完全適應微電網發展的創新需求。下一步還需通過電力改革,進一步開放市場,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微電網建設。
有利分布式能源入網
北京延慶縣背靠燕山山脈,擁有豐富的太陽能、地熱和風力資源。在過去的幾年里,這里的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具有積聚效應的工業園區。
然而(er),延慶(qing)面(mian)臨(lin)著和(he)我國大(da)多數新能源集聚地一樣的(de)問題(ti),那就是裝(zhuang)機量上(shang)得去(qu),并網(wang)難卻不好解決。
2012年5月,北京新能源產業智能微電網示范項目正式啟動,這一項目通過已有的配電網接入上級10kV電網,微電網的總變配電容量為5500kW,其中光伏發電接入1.8MW,配合風力發電60kW,各類儲能系統2.5MW(3.7MWH)。
北京市八達嶺經濟開發區副主任張蘊鑫認為,這一項目將有效地解決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的問題,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微電網運行的經濟高效。
根據《意見》,新能源微電網是基于局部配電網建設的,風、光、天然氣等各類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具備較高新能源電力接入比例,可通過能量存儲和優化配置實現本地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基本平衡,可根據需要與公共電網靈活互動且相對獨立運行的智慧型能源綜合利用局域網。
與傳統電網相比,微電網并不以支持集中式的大型火電、水電為主,其電源是分散的,主要是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分布式能源,負荷也是分散的,電力以就地消納為主。
由于清潔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穩定性,無論是聯網型微電網還是獨立型微電網,都需要遵守“多能互補、自成一體”的原則,將各類分布式能源、儲電蓄熱(冷)及高效用能技術相結合,通過智能電網及綜合能量管理系統,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高效一體化分布式能源系統。
重在規范而未提補貼
微電網在我國并不是新鮮事物,“十二五”期間,政府就計劃建設30個微電網項目,目前這些項目主要用于解決偏遠地區、海島的用電問題。
“在(zai)未來的微電(dian)網里,所(suo)有(you)企業和家庭(ting)都可以通過分(fen)布(bu)式能源,參加清潔(jie)能源生產,可以在(zai)家里屋(wu)(wu)頂(ding),辦公室屋(wu)(wu)頂(ding),廠(chang)房屋(wu)(wu)頂(ding),住(zhu)宅周圍等建立(li)清潔(jie)發電(dian)。”韓曉平介紹,微電(dian)網實(shi)(shi)際上(shang)是把小(xiao)型電(dian)網、分(fen)布(bu)式能源看成一個整體,跟用(yong)戶實(shi)(shi)現(xian)有(you)效的互動。
本次公布的《意見》也明確提出,微電網將與公共電網建立雙向互動關系,靈活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前景是美好的,但實現起來難度還是不小。目前,微電網電價成本依舊過高。國家發改委研究院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目前微電網建設的關鍵是經濟性問題,微電網需要有強大的電源來支撐,這必然導致成本增加。
延慶縣(xian)新能(neng)(neng)源電(dian)網項目(mu)也遇到(dao)了這(zhe)(zhe)樣(yang)的問題(ti)(ti),張(zhang)蘊鑫(xin)介(jie)紹,目(mu)前(qian)智(zhi)能(neng)(neng)微電(dian)網系(xi)統沒有相(xiang)(xiang)關的補貼,如果這(zhe)(zhe)個問題(ti)(ti)不能(neng)(neng)解決,將來智(zhi)能(neng)(neng)微電(dian)網就會缺乏(fa)相(xiang)(xiang)應(ying)的政策(ce)支持,這(zhe)(zhe)對于微電(dian)網的發(fa)展將是一個困難(nan)。
據記者了解,在美國、日本等地發布的儲能鼓勵政策中,均包含峰谷電價、階梯電價、調峰調頻電價補貼等細則,而此類細則目前在我國仍為空白。
正因為此,在《意見》發布前,業界普遍預期新能源微電網項目將獲得補貼。然而《意見》并未提及補貼,不過也提出“使新能源微電網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具有經濟合理性”。
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意見》沒有提到補貼,但對行業來說仍是規范性利好,可以促進新能源消納,倒逼電改,整體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