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CSPPLAZA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495查看 | 2015-07-02 18:47: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暨CSPPLAZA年會2015于6月25~26日在京盛大召開,在小組討論A中,對話嘉賓就“構建中國光熱發電項目開發的最優環境”這一主題進行了討論。阿本戈太陽能中國區總經理盧(lu)智恒主持本輪對話。
下面刊出的是本輪討論的主要內容(注:本文根據速記和錄音資料整理,內容未經討論嘉賓本人審閱):
盧智恒:各位早上好,我本人是第一次參加CSPPLAZA的年會,我一直也聽我的同事在談起CSPPLAZA,實際上大家都可以看到他們在做網站,我可以說CSPPLAZA是在國內做光熱媒體做得非常好的,希望大家多關注一下。
首先有請今天對話的嘉賓:
德國航天局(DLR)太陽能熱發電高級研究員 Jurgen Kern
國家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 劉曉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胡潤青
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邱河梅
上海電氣亮源光熱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畢成業
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章顥繽
深圳華強集團投資發展中心投資總監 阮揚
我比較喜歡小組討論的環節,因為可以直接問嘉賓們一些很難的問題,我自己是挺喜歡這個環節的,我準備了不少的問題,我希望如果下面大家誰有問題也可以告訴我,要珍惜這個機會可以直接面對嘉賓提問。
聽了一上午的報告,我腦子里想到有三個字就是“第一步”,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項目,怎么走出商業化的第一步,這是我腦子里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先談談產品,剛才孫總也說了,世界上光熱價格沒降下來是因為中國人沒加入其中,我相信在座有很多來自中國制造的各個廠商的代表和來賓。產品上落入一個怪圈,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要去投標或者是參加國際競爭的時候,他們會問,你有應用的經驗嗎?總會有第一步,但是這第一步怎么走出去呢?我想把這個問題先交給劉秘書長。

劉曉冰:這個問題很好,也是聯盟成員單位中普遍都關心的,因為聯盟成員單位多數都是關鍵設備的供貨商,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純屬是個人觀點。對于(yu)國(guo)產(chan)的設備(bei)(bei)(bei)確實(shi)(shi)面臨著這(zhe)個(ge)問(wen)題,產(chan)業(ye)鏈基本上形成(cheng),這(zhe)幾(ji)個(ge)關鍵設備(bei)(bei)(bei)比如(ru)說(shuo)(shuo)真空管、反(fan)射鏡等(deng)等(deng)都有(you)了,國(guo)內市(shi)場(chang)(chang)盡管沒(mei)有(you)啟動,為什么(me)沒(mei)有(you)走進國(guo)際(ji)市(shi)場(chang)(chang)呢(ni),這(zhe)跟主持人(ren)提的問(wen)題銜接上了。我(wo)們遇到(dao)最(zui)大的阻力就(jiu)是(shi)我(wo)們沒(mei)有(you)閱(yue)歷,沒(mei)有(you)實(shi)(shi)戰經驗,尤(you)其是(shi)作(zuo)為太陽(yang)能熱(re)發電(dian)(dian)的技術(shu)需要(yao)長(chang)壽命周期的考驗,人(ren)家說(shuo)(shuo)我(wo)們沒(mei)有(you)閱(yue)歷,我(wo)們也(ye)(ye)(ye)無(wu)話可(ke)說(shuo)(shuo)。我(wo)們怎么(me)才(cai)有(you)閱(yue)歷?我(wo)們在(zai)走出國(guo)門的時候也(ye)(ye)(ye)半(ban)推半(ban)送,把我(wo)們的產(chan)品(pin)在(zai)一些電(dian)(dian)站(zhan)實(shi)(shi)踐中進行(xing)應(ying)用,這(zhe)也(ye)(ye)(ye)是(shi)一個(ge)方法,更重要(yao)的國(guo)內的技術(shu)最(zui)終(zhong)還得靠國(guo)內市(shi)場(chang)(chang)來培育(yu)、來磨(mo)煉,這(zhe)是(shi)最(zui)重要(yao)的。那(nei)么(me)怎么(me)可(ke)以磨(mo)煉到(dao)呢(ni)?現在(zai)許多企業(ye)也(ye)(ye)(ye)在(zai)做一些光(guang)場(chang)(chang)設備(bei)(bei)(bei)示范,已經有(you)幾(ji)年的實(shi)(shi)驗,這(zhe)也(ye)(ye)(ye)是(shi)個(ge)過程,但是(shi)只是(shi)進場(chang)(chang),而沒(mei)有(you)形成(cheng)完整的電(dian)(dian)站(zhan),也(ye)(ye)(ye)不能說(shuo)(shuo)他的認證是(shi)十分到(dao)位。
在中國目前具有特色的這種光熱的狀況下,我們聯盟也在思考,我們在今年提出一個概念叫做“眾籌電站”,這個想法也是在中國特色的光熱發展進程中不得不產生的一個想法。也就是說既然我們國內的產業鏈已經形成,國外市場又不使用我們的產品,國內的電站因為沒有電價無法啟動,誰來用呢?我們從2010到2011年這段時間,許多太陽能熱利用的愛好者們,看到了國家十二五布置了1GW的示范工程,所以說許多投資人和熱愛者,他們積極投入到這個產業之中,他們投入很大的錢,引進了設備、調試成功了,產品出來了,可是沒有市場,大家很無奈,也很困難。
國家等著電站去摸電價,我們的產品等著電站試用我們的產品,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惑中,我們覺得想走出這個怪圈只有眾籌的方式,由成員單位已有產品把電站建成一個,不管是塔式還是槽式,按照聯盟目前的狀態多數的成員單元都做的是槽式相關產品,第一個很可能就是槽式電站,它有幾個目的,第一個可以給國家提供摸清電價的模型;第二個也向社會展示我們成員單位對產品的信心。我覺得只有這樣通過資本運作、模式創新,通過眾籌的方式,使每一個成單位的產品都可以邁出第一步,謝謝主持人。
盧智恒:謝謝劉秘書長的評論。剛才產品的問題還想讓中海陽的章總來回答一下,因為我知道中海洋也是鏡片生產商,他們也有這樣的困惑。
章顥繽:感謝主持人,這個問題很尖銳,但是我們也絲毫不回避。關于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很久很久,答案在哪里?其實一個技術是不是可行,主要是論證總體技術方面,比如說塔式的方式、槽式的方式、菲涅爾的方式等等技術是不是成熟,在整體技術驗證成熟以后,設備通過整體技術已經驗證了設備的成熟性,它經過了相關的測試,包括反射鏡產品經過了PSA相關的測試,實際的情況都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再要求商業業績這是一個悖論,假設今天發明了筆記本電腦,今天有新的型號要更新,請問哪一家,甚至汽車生產業會對其中某一項產品提出要有業績,因為整體技術已經驗證可行性了,如果說永遠要業績,沒有給我機會我怎么去創造業績。
盧智恒:我想問,當時的筆記本電腦和第一臺汽車是誰去用的?
章顥繽:肯定是自己用,所以說在這個時候為什么阿本戈可以成功,包括你們的技術一開始自己用,這個技術受到市場認可,槽式發電受到了大眾的認可,這個過程中阿本戈做得很棒。我們一直在投入,應該說投入的成本是很高的,追求最高品質的產品,我們也希望給我們的產品應有的機會。
幾年前很多人問我們,中國要做這個,有沒有國產化的能力?兩年前我們做到了,我們國產化了,很多產品都國產化了,那個時候又提出來你的產品和國際上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我非常自豪的說,我們能達到國際市場的標準,具備這樣的競爭力。下一步找我要案例,我無法變出來,我們只能采取像劉秘書長提的眾籌的模式,甚至只能自己去做電站。
好在中海陽集團本身是做電站系統集成的,有相關的經驗,也可以把產品應用到項目上去,我們也歡迎業內國內的設備供應商與中海陽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一起把中國國產化的設備共同創造出業績出來,這是最關鍵的,謝謝!
盧智恒:謝謝,剛才兩位都提到了眾籌建電站的想法,其實我的腦子里有兩個問題是針對眾籌的,第一誰來牽頭?第二產品如何定價?可能兩位會有更多的思考,這兩個問題接下來要實現眾籌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章顥繽:秘書長作為牽頭在做這件事,一定有他的計劃方案了。關于眾籌模式,我們在光熱聯盟的群里提出來了以后,其實這些東西都是考慮到了,眾籌的模式、眾籌的價格、牽頭方最好是做光熱設計領域的,因為涉及到各類產品,不是所有產品都可以參加眾籌,也涉及到技術方案,用什么家的產品價格是怎樣的形式,需要公平的招投標的形式來體現。
盧智恒:謝謝,這個問題您不需要現在回答我,你要接下來要把眾籌電站往前推的話,這些是要思考而且是要分配好的問題。
關于技術,我想問Jurgen Kerm,我相信Jurgen Kerm你在技術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CSP的技術工作,對于新技術來說,當一個新技術想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時候,怎樣才能走出這第一步呢?可以給我們一些建議嗎?
Jurgen Kerm:謝謝你給我的提問,我想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需要穩定可靠的框架和環境,作為我們研究所來說做示范和市場是一樣的,我們在德國做研發,不管是CSP技術還是在PV的技術,過去的40年中一直在做研究,這是長期的工作。有了這樣的背景才能夠很好的走向市場,這樣才可以創業,才可以試點的項目,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有了30個風力發電站和40個CSP的發電站,對于德國來說是很重要的,其實最重要的是穩定的環境,不管是研究還是融資,要實施CSP技術首先要看清楚風險,隨著風險的下降,有了好的更便宜的融資環境的時候,這是需要來遵循的,包括一些試點、示范項目,市場上穩定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