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年鑒顯示,中國煤炭消費量在2014年已達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guo)中國煤炭消費今年繼(ji)續(xu)增長,將可(ke)能出現新的峰值。”
在7月16日舉(ju)行的《bp世界能源統(tong)計年鑒(jian)》2021年版(下稱《年鑒(jian)》)媒體采訪會上(shang),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si)攀作出上(shang)述表(biao)示。
截至去年(nian),中國煤(mei)炭(tan)消(xiao)費連續四年(nian)增(zeng)長。《年(nian)鑒》顯示,2020年(nian)中國煤(mei)炭(tan)消(xiao)費量為(wei)82.27艾焦,同比增(zeng)加0.3%;煤(mei)炭(tan)進(jin)口(kou)增(zeng)長超過6.6艾焦,創下2014年(nian)以來的(de)最高水平。
艾焦(jiao)即艾焦(jiao)耳,1艾焦(jiao)等于(yu)10萬億焦(jiao)。焦(jiao)耳是能量和做功的(de)國(guo)際(ji)單(dan)位。
數(shu)據(ju)來自《bp世(shi)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年版(ban)
bp《年(nian)鑒》數(shu)據顯示,中國煤炭消費(fei)量(liang)于2014年(nian)達(da)峰,為82.49艾焦(jiao)。此后,煤炭消費(fei)量(liang)徘徊(huai)在80-81.79艾焦(jiao)。
但現在形勢(shi)有所逆轉。去年中國(guo)煤炭消(xiao)費突破82艾焦,如果在2021年繼續增(zeng)長,就將超過2014年的峰值(zhi)。
中國煤(mei)炭產量的峰(feng)值,則(ze)出現在2013年。如果2021年煤(mei)炭產量繼(ji)續(xu)增長,也可能超過2013年的峰(feng)值。
《2014年(nian)國(guo)民經濟(ji)和(he)社會發(fa)展統計公(gong)報(bao)》顯示,當(dang)年(nian)中(zhong)國(guo)原(yuan)煤產(chan)量為(wei)(wei)38.7億(yi)噸,同比下降2.5%,成為(wei)(wei)國(guo)家統計局1998年(nian)發(fa)布年(nian)報(bao)數(shu)據以來(lai)的首次下降。由此推算,2013年(nian)原(yuan)煤產(chan)量數(shu)據經過(guo)調整后為(wei)(wei)39.69億(yi)噸。
此后2015-2016年,原煤產量繼續(xu)下降,但自2017年起又開始重新增(zeng)長。
據界面(mian)新(xin)聞根據歷(li)年國民經(jing)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梳(shu)理,2015-2020年,國內原煤(mei)產量分別為37.5億噸、34.1億噸、35.2億噸、36.8億噸、38.5億噸、39億噸。
數據來源:2013-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she)會發展統計公報
但中國煤炭消(xiao)費占(zhan)比(bi)自(zi)2014年起呈(cheng)現持續下降趨(qu)勢。
國家統計(ji)局數(shu)據顯(xian)示(shi),2018年(nian)(nian)國內(nei)煤炭占一次(ci)能(neng)源消費(fei)比例首次(ci)低于60%。2020年(nian)(nian)國內(nei)煤炭消費(fei)量(liang)占能(neng)源消費(fei)總量(liang)的56.8%,比上年(nian)(nian)下降0.9個(ge)百分點。
數據來源(yuan):2013-2020年(nian)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zhan)統(tong)計(ji)公報(bao)
戴思攀認為,中(zhong)國(guo)煤炭(tan)消費占比(bi)仍(reng)然偏高(gao)。中(zhong)國(guo)煤炭(tan)消費在(zai)能(neng)源消費結構(gou)中(zhong)的(de)比(bi)重,需要(yao)下降得更快。這(zhe)是較大的(de)挑戰,但中(zhong)國(guo)已走在(zai)正確(que)的(de)道路上(shang)。
《年鑒》表示,在(zai)后疫情(qing)時代經濟復(fu)蘇(su)利好的(de)驅(qu)動下(xia),2020年中(zhong)國的(de)一次(ci)能源(yuan)需求(qiu)增長2.1%,是為數不(bu)多(duo)的(de)幾個能源(yuan)需求(qiu)增長的(de)國家之一,并且(qie)見證(zheng)了全(quan)球最大的(de)絕對上升(sheng)趨勢(shi)。
《年鑒》顯示,2020年中國的(de)可再(zai)生(sheng)能源消費(fei)量(liang)同(tong)比增加(jia)15%,分別(bie)占(zhan)全球可再(zai)生(sheng)能源需求(qiu)的(de)25%和全球可再(zai)生(sheng)能源消費(fei)量(liang)增長的(de)36%。
同(tong)期,中國的(de)(de)核電發(fa)電量(liang)增(zeng)(zeng)加(jia)4.7%,與3.7%的(de)(de)全球(qiu)降幅(fu)呈(cheng)鮮明對比。同(tong)期,中國的(de)(de)太陽能增(zeng)(zeng)長15.8%,風能增(zeng)(zeng)長14%;水電增(zeng)(zeng)幅(fu)為3.2%,比過去(qu)十年年均(jun)6.9%的(de)(de)增(zeng)(zeng)長率(lv)降低了一半。
“中(zhong)國風能、太(tai)陽能的快速增長,為全世界可再生(sheng)能源增長做出(chu)了巨大貢獻。”戴思(si)攀稱。
《年鑒》顯示,去年中國(guo)的化石(shi)(shi)燃料產量(liang)持(chi)續緩慢增長(chang)。其中,石(shi)(shi)油產量(liang)增長(chang)1.7%、天然氣產量(liang)增長(chang)9%。同期(qi),中國(guo)的石(shi)(shi)油進(jin)口依存度穩定在73%,天然氣進(jin)口比例降至41%。
2020年,中(zhong)國的碳(tan)排(pai)(pai)放(fang)連(lian)續第四年持續增長,增幅(fu)0.6%,在全球碳(tan)排(pai)(pai)放(fang)總量中(zhong)的份(fen)額增加(jia)至31%;但碳(tan)排(pai)(pai)放(fang)強度降低1%。
碳(tan)(tan)排放強度是指每單位國民生(sheng)產總(zong)值所帶來的二氧化碳(tan)(tan)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