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評論 | 6483查看 | 2017-04-20 09:24:57
整個世界(jie)來(lai)說(shuo),德國(guo)(guo)是(shi)(shi)(shi)(shi)民(min)用(yong)儲(chu)(chu)(chu)能系(xi)統最(zui)普及(ji)的國(guo)(guo)家(jia),在(zai)(zai)德國(guo)(guo),基本(ben)每(mei)家(jia)每(mei)戶(hu)的屋(wu)頂上(shang)都會(hui)有(you)光(guang)伏(fu),這(zhe)(zhe)個光(guang)伏(fu)它會(hui)配儲(chu)(chu)(chu)能系(xi)統,一(yi)共有(you)6萬套,普及(ji)率已經達到了4%。這(zhe)(zhe)個4%,聽起來(lai)不(bu)(bu)高(gao),實際上(shang)在(zai)(zai)世界(jie)上(shang)已經是(shi)(shi)(shi)(shi)最(zui)高(gao)了。但是(shi)(shi)(shi)(shi)在(zai)(zai)中(zhong)國(guo)(guo),中(zhong)國(guo)(guo)民(min)用(yong)光(guang)伏(fu)比較普及(ji),很(hen)多家(jia)庭或者(zhe)是(shi)(shi)(shi)(shi)建(jian)筑物上(shang)面都有(you)光(guang)伏(fu),卻在(zai)(zai)基本(ben)上(shang)沒有(you)配儲(chu)(chu)(chu)能系(xi)統。我們(men)一(yi)直(zhi)都聽說(shuo)這(zhe)(zhe)個觀念,中(zhong)國(guo)(guo)的儲(chu)(chu)(chu)能不(bu)(bu)是(shi)(shi)(shi)(shi)怎(zen)么賺錢,盈利模式不(bu)(bu)是(shi)(shi)(shi)(shi)很(hen)清(qing)楚(chu),有(you)些人比較困惑(huo),一(yi)方面聽說(shuo)儲(chu)(chu)(chu)能前景(jing)很(hen)好,另(ling)一(yi)方面,商業模式卻不(bu)(bu)是(shi)(shi)(shi)(shi)很(hen)清(qing)楚(chu)。那么中(zhong)國(guo)(guo)的民(min)用(yong)儲(chu)(chu)(chu)能要如何(he)發展?民(min)用(yong)儲(chu)(chu)(chu)能的未來(lai)在(zai)(zai)哪里呢?
德國光伏儲能的前世今生
德國的光伏發展要從2000年頒發《可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EEG法案)說起。
當時的德國是綠黨在執政,他們比較理想主義,使得德國成為第一個光伏推廣的發展的國家,用政策補貼的方法推動整個光伏的發展,最開始的時候電價很高,國家鼓勵大家利用光伏發電,然后并入電網,并承諾買入電價20年不變,他為光伏電價,提供透明長期的投資環境,從此光伏就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未來鼓勵新能源發電的發展,新能源入網電價是比較高的,因為多出了一項新能源發電的附加值,由于政府需要用這個附加值去鼓勵新能源發電的發展,所以電費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內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反對的原因是買入光伏發電的都是有錢人,而從電網買電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群眾,這一現象導致富人享受補貼,窮人沒錢買電,故而反對聲音越來越大,其實一般來講,大家還是比較傾向于可再生能源的,環保。但交電費賬單越來越多的話,民眾就不支持了)這也是最終德國政府取消光伏入網電價的原因。
同樣,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使得發電量急速上升,有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增長了4倍。這不僅對電網有了嚴格的要求,更對消納產生了要求。
初期,儲能在德國并沒有發展起來,原因在于德國電網是歐洲電網的一部分。多余的電量可以直接與捷克、波蘭和丹麥等國的電網相連。過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可以十分便捷地輸送到周邊鄰國。此外,德國電網相比周圍其他國家來說十分強健,停電的情況幾乎從未發生過。幾乎不需要升級,德國的電網也能很好地接納可再生能源電力,并且不需要任何額外輔助的儲能設施。但是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加之鄰國的可再生能源也逐漸發展起來,德國就面臨了電網不能接納過多電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
種種原因,使得德國在2011年7月和2012年6月份的時候,把這個可再生能源法變更了,變為了可再生能源2.0。新的政策強調政府對于新能源發電只買90%,剩下的10%需自行消納,自行消納的不了的話,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甩賣,現貨市場的價格是多少?遠比政府買入的價格低得多。同時新政策還有一個技術要求,不能滿發,因為光伏電和煤電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附加成本零,每天要燒煤,氣電要燒天然氣,柴油電要燒柴油。光伏不一樣,光伏不燒任何燃料,只要有太陽我就滿了。但是不行了,大家都滿發,電網受不了,所以技術上不能滿發功率限制了。
這一政策使得光伏德國光伏走向衰落,那么德國光伏就此停止嗎?有什么解決方案呢?方案1,降低光伏電站的總功率;另外一個解決方案裝儲能電池,自我消納。中午太陽好電量儲到電池里面,晚上用,第二天早晨用。這也是儲能在德國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中國的家用儲能未來要怎么走
德國與中國盡管有很多不同,但是在光伏發展家用儲能的方面還是有很多可以借鑒的經驗的。
1.建立電力交易現貨市場
在德國是有非常完備的電力交易現貨市場的,早晨、中午、晚上的實時電價有很大的差異,儲能系統的建立可以讓用戶通過峰谷電價差來獲取一定的收益。中國的電力現貨交易市場盡管還不完善,但是電改9號文發布以來,已經在快速向著這方面前進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電力現貨交易市場也會有的。
2.政策的制定
德國初期新能源政策制定失敗導致了政府用了大量的補貼,卻沒有讓民眾享受到新能源發電的福利,所以在國內制定政策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德國發展的教育,避免重蹈覆轍。
3.居民用電與工業用電差異
中國是居民有用電的優惠政策,工廠用的電費是高的,德國正好反過來,德國的工廠要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力,電費便宜點,但是居民用電就相對較高。這樣的國情避免了群眾對于可能出現的新能源電價而不能接受的局面。
4.消納能力的不同
在中國,由于國土面積大,光伏發電的峰谷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我們可能太陽出來照北京的時候,新疆還是黑的,再通過電網把新能源發電輸送到需要用電的地方;或者我們也可以做出口國,出口到相鄰的一些國家,比如蒙古等;還可以建立小型的區域儲能電站,家用儲能設備,存儲多余電量,在需要的時候發出來,這也是一個消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