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assie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638查看 | 2017-03-21 18:01: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近日,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者成功驗證了以一種含碳化學液體作為介質,來高效存儲太陽能的新型儲能技術的可行性。通過這種化學液體,能夠實現能量的自由傳輸以及隨時釋放。目前,此項新技術已成功登上《能源與環境科學》(英國皇家化學院發行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20.523,在“化學和多學科”“能源和燃料”以及“環境科學”等多個門類的期刊中均位于前列)的封面。
目前,太陽能(neng)儼然成為世人所公認的(de)未來最(zui)大能(neng)量(liang)來源之一。但(dan)若(ruo)想實現太陽能(neng)發電技術取得長足發展,提高儲(chu)能(neng)效能(neng)成為重要一環。而查爾姆斯理工(gong)大學研究小(xiao)組(zu)最(zui)近成功驗(yan)證(zheng)了通過(guo)(guo)一種含碳化(hua)學液(ye)(ye)(ye)體作為儲(chu)能(neng)介質(zhi),可(ke)以實現將(jiang)太陽光(guang)直(zhi)接(jie)轉化(hua)為能(neng)量(liang)進行(xing)存儲(chu)。研究小(xiao)組(zu)將(jiang)這個過(guo)(guo)程叫做“分(fen)子式太陽能(neng)儲(chu)熱系統(tong)”。這種化(hua)學液(ye)(ye)(ye)體可(ke)以儲(chu)存并傳(chuan)輸(shu)太陽能(neng),并且在需要時(shi)隨時(shi)釋(shi)放(fang)這些能(neng)量(liang)。值(zhi)得一提的(de)是,該化(hua)學液(ye)(ye)(ye)體釋(shi)放(fang)能(neng)量(liang)時(shi),幾(ji)乎可(ke)以實現能(neng)量(liang)的(de)零損(sun)耗。
據悉,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早在六年前就已研發出這項技術,并在2013年將該技術首次應用于概念性示范項目。但當時這項技術并不成熟,太陽能轉換效率極低。另外,作為能量儲存介質,在該項技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化學混合物的成本也較為高昂。
“但經過幾年的技術論證與創新,目前,這項技術的太陽能轉換效率已大大提升,之前所運用的昂貴的化學元素也替換為較為便宜的含碳元素。效率提升以及成本降低等因素將使這種新型儲能技術在未來儲能市場中更具有競爭力。”研究小組組長Kasper Moth-Poulsen教授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