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 0評論 | 5661查看 | 2017-02-23 10:11:17
北極的(de)風“點亮”北京的(de)霓虹燈,赤道的(de)光“驅(qu)動(dong)”上海的(de)電(dian)動(dong)車……這(zhe)些聽起來有(you)些“魔幻”的(de)場景(jing)將很快(kuai)不是夢。全(quan)球能源(yuan)互聯網發展合作組(zu)織22日(ri)宣布,到2020年(nian)將力(li)爭推(tui)動(dong)跨國跨洲電(dian)力(li)貿易量占全(quan)球電(dian)力(li)消費5%左右,全(quan)球清潔(jie)能源(yuan)占一(yi)次能源(yuan)比重達到1/4。
全球能源互聯網,就是各國各大洲電網互聯互通、助力清潔能源開發輸送的智能電網,目的是實現“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發電”。
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正式成立,成為首個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國際能源組織。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合作組織會員已達到265家,涵蓋五大洲22個國家和地區。
“當前,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資源、技術、經濟、政治條件已經具備。資源上,全球清潔能源僅開發萬分之五就可以滿足人類永遠需求;技術上,特高壓、智能電網等關鍵技術日趨成熟。”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表示,已建成13個特高壓工程,每年輸送電量超過4000億千瓦時。
據介紹,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將分三個階段,其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電網互聯;到2030年,大規模開發各國清潔能源,推動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超過1/3,爭取實現洲內電網跨國互聯;到2050年,重點發展北極、赤道能源基地電力外送,使全球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80%以上,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
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表示,聯合國與合作組織目前正在共同推動將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納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進一步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要在柔性直流輸電、大容量儲能、能量路由器、信息物理融合、大數據、物聯網、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方面盡快取得一批創新成果。同時,推進中韓日聯網工程可行性研究,深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網,以及北非太陽能、中非水電基地開發外送項目研究。”劉振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