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2評論 | 5300查看 | 2017-01-11 17:26: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2017年1月9日(ri)上(shang)午,中國(guo)(guo)氣候變化事務特(te)別(bie)代表、全國(guo)(guo)政(zheng)協人口資源(yuan)環境委員會(hui)副(fu)主任解振(zhen)華,國(guo)(guo)家能源(yuan)局(ju)副(fu)局(ju)長李仰(yang)哲一(yi)行(xing)實地考(kao)察滄州航天神舟太(tai)陽(yang)能光熱產業園(yuan)。本(ben)次(ci)考(kao)察是解振(zhen)華、李仰(yang)哲一(yi)行(xing)首次(ci)專(zhuan)程深入一(yi)線調研我國(guo)(guo)的太(tai)陽(yang)能光熱發電關鍵裝(zhuang)備制(zhi)造產業。
國(guo)家發展改革委環資(zi)司(si)(si)副(fu)司(si)(si)長(chang)王善成(cheng),氣候司(si)(si)副(fu)司(si)(si)長(chang)田成(cheng)川,國(guo)家能(neng)源(yuan)局新能(neng)源(yuan)司(si)(si)副(fu)司(si)(si)長(chang)梁志(zhi)鵬等領導參加調(diao)研(yan)。中國(guo)航天(tian)科技集(ji)團、中國(guo)空間技術研(yan)究(jiu)院(yuan)及其下屬(shu)公(gong)司(si)(si)北京天(tian)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gong)司(si)(si)等方面(mian)負(fu)責人陪(pei)同(tong)調(diao)研(yan)。
圖:解振華、李仰哲一行相關領導聽取介紹
航天神舟太陽能光熱產業園是北京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個規模化高溫集熱管生產研發基地,規劃建設年產30萬支高溫集熱管生產線。已建成一期項目包括集熱管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制造中心,實現高溫集熱管產能10萬支/年,可滿足200MW光熱電站對集熱管的需求。
圖:天瑞星(xing)70mm(導(dao)熱(re)油/熔鹽)、90mm(導熱油/熔鹽)、100mm(水工質)內徑集熱管系(xi)列產品,滿足示范項目(mu)中(zhong)所有槽式(shi)、菲涅爾式(shi)電(dian)站的需求
解振華、李仰哲一行參觀了產業園生產線與檢測中心,詳細詢問了集熱管產品的航天技術轉化歷程、生產工藝流程、產品質量管控、成本優化、新產品研發等情況。重點考察了由天瑞星公司全自主設計研發的,連續式集熱管鍍膜生產線、全自動金屬-玻璃匹配封接設備、柔性化智能集成等裝備的運行情況;在隨后的座談交流中,聽取了天瑞星公司關于核心技術、產品性能、價格優勢、國內外市場開拓情況的匯報,以及航天科技集團在國家發展節能減排事業中的戰略定位和責任使命。
圖:相關領導參觀天瑞星集熱管生產線
解振華在座談會上結合全球氣候變化的大環境,指出降低碳排放的兩大措施即節能減排和發展新能源,在新能源開發方面,他指出,光熱發電是很有前途的,潛力很大,現在新能源的問題就是無法調峰,如果光熱發電可以有效地解決新能源的調峰問題,就會有大的發展。解振華還結合其此前參觀的摩洛哥在建的瓦爾扎扎特500MW光熱發電園區的實際感受勉勵我國光熱發電行業盡快建成一批大型光熱示范電站。
李仰哲在此間表示,光熱發電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其具有獨特的儲能優勢,具備很好的調峰能力,可彌補現有新能源如光伏、風電等存在的間歇性短板。“我本人此前也調研過一些光熱項目,對這一行業給予很高的期望,如果光熱能夠幫助新能源實現自我調峰,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這將是革命性的。如果光熱突破不了,那么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還是會受影響。另外,北方的清潔供暖已被提上議事日程,光熱在清潔供暖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李仰哲說道。
對于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建議,解振華和李仰哲均特別強調了光熱發電的成本和經濟性問題。李仰哲指出,“在全球范圍(wei)內,大規模商業化光(guang)熱發電應用(yong)仍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去年(nian)9月份正式啟動(dong)首(shou)批光(guang)熱示范項(xiang)目,當前(qian)(qian)光熱發電的(de)主要問題(ti)就是(shi)不經(jing)濟,依賴于補(bu)貼(tie),成本較高(gao)。作為(wei)政(zheng)府機構,我們會盡可能地(di)支持這一產業的(de)發展,也寄希望于通過首批示(shi)范項目的(de)建設將成本進(jin)一步拉低,讓我們可以盡快看到其市場化前(qian)(qian)景。”
解振華對光熱發電的成本下降潛力表示樂觀,他認為,參考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路徑就可以看到,光熱發電一旦發展起來,降低成本的空間同樣很大。“要降低成本,我個人建議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加強技術設備的集成,加強各單位之間的協作”。但當下的首要任務是將首批光熱示范項目順利建成。解振華還特別提出,太陽能光熱應用符合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綠色化和低碳化要求,應采取強強聯合的方式實現走出去發展,開拓非盟等國際市場,推動太陽能光熱在國內外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