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 0評論 | 3695查看 | 2016-12-15 14:55:23
國家發改(gai)委(wei)公布的最新數(shu)據顯示(shi),今年(nian)前11個(ge)月(yue),全國全社(she)(she)會用(yong)(yong)電(dian)(dian)量為53847億千瓦時,同比(bi)增長4.96%,增速較去年(nian)同期回升4.24個(ge)百分點。其中,第(di)(di)一、第(di)(di)二、第(di)(di)三產業和(he)(he)居民(min)生(sheng)活(huo)用(yong)(yong)電(dian)(dian)量同比(bi)分別(bie)增長5.16%、2.62%、11.66%和(he)(he)11.43%,增速同比(bi)分別(bie)回升2.19個(ge)百分點、3.74個(ge)百分點、4.33個(ge)百分點和(he)(he)6.70個(ge)百分點。從用(yong)(yong)電(dian)(dian)結(jie)構看,第(di)(di)三產業和(he)(he)居民(min)生(sheng)活(huo)用(yong)(yong)電(dian)(dian)對全社(she)(she)會用(yong)(yong)電(dian)(dian)增長的貢獻率繼(ji)續大于第(di)(di)二產業。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前11個月,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合計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影響度達到42.52%,高于第二產業的38.23%,用電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產業用電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同比增長15.38%,商業、住宿和餐飲業用電同比增長9.99%,金融、房地產、商務及居民服務業用電同比增長12.84%。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總監徐光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整體上看,今年前11個月用電增速的反彈,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基數因素,去年前11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僅增長0.72%;二是結構因素,當前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量部分主要是由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貢獻,表明我國用電結構繼續優化,這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也保持一致。
從發電情況看,今年入冬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優化電力運行方式,增加清潔能源發電比例,減少棄水棄風棄光,水電發電量11月份同比增長2.6%,由連續2個月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初步統計,前11個月全國水電、核電、風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94%、23.87%和30.30%。
有關專家表示,電力增長與GDP增長相關性極大,發展趨勢基本吻合。一般而言,GDP增速回升時,用電量與GDP增長趨勢基本一致,用電量增速波動幅度要略大于GDP增速波動幅度;當GDP增速回落時,用電量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從11月份用電量數據來看,經濟企穩回升跡象明顯。
徐光瑞表示,當前用電量增速走勢暗含兩大信號。一是宏觀經濟不存在斷崖式下跌跡象。用電量增速一般是經濟增長的一致指標,因此當前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的大幅回升,是經濟企穩的一個重要信號。二是政府調整產業結構的信心依然堅定。目前,化工、建材、鋼鐵、有色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比已基本降至30%以下,考慮到2006年至今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比基本上是5年才能夠壓低1個百分點,因此當前四大高耗能產業用電量的表現凸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