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電新聞網 | 0評論 | 7158查看 | 2016-09-22 15:36:00
作為一名在電(dian)力能(neng)源領(ling)域工(gong)作多(duo)年的(de)(de)(de)老同志,我也是較早關注和(he)研究光熱發電(dian)的(de)(de)(de)人,同時(shi)致力于(yu)(yu)推動和(he)促進光熱產(chan)業(ye)(ye)(ye)的(de)(de)(de)發展。對于(yu)(yu)這個(ge)產(chan)業(ye)(ye)(ye)的(de)(de)(de)發展我有(you)著深(shen)深(shen)的(de)(de)(de)期待。因為光熱發電(dian)的(de)(de)(de)特點和(he)優勢決定了,形成(cheng)具(ju)有(you)我國(guo)自主(zhu)知(zhi)識產(chan)權的(de)(de)(de)技術體(ti)系(xi)、國(guo)產(chan)化光熱發電(dian)裝備,以(yi)及商業(ye)(ye)(ye)化、規模化的(de)(de)(de)產(chan)業(ye)(ye)(ye)應(ying)用,對推動能(neng)源革(ge)命,促進能(neng)源安全、調整能(neng)源結(jie)構、改(gai)善生態環境(jing)等具(ju)有(you)十(shi)分(fen)重(zhong)要(yao)的(de)(de)(de)意義。這主(zhu)要(yao)體(ti)現在以(yi)下幾個(ge)方面:
一、為我國未來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太陽能光熱發電以其與電網匹配性好、光電轉化率高、連續穩定發電和調峰發電的能力較強、發電設備生產過程綠色、環保,不產生有毒物質等特點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光熱發電不僅可以解決光伏發電的間歇性、不穩定性缺點,提供基礎電力支撐,還有巨大的成本降低潛力。在全球低碳經濟與新能源革命的大趨勢下,光熱發電極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的最大替代能源之一。
二、有利于改善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霧霾污染。
光熱電站運行過程不存在污染物排放,可直接替代化石燃料,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治理空氣污染起到重要作用。光熱電站建成后,可減少地表土壤所接收到的輻照量,減緩地表風速,降低地表水分蒸發量,有利于植被生長,改善生態環境。
三、有利于推動風電、光伏發電良性發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近年來我國的風電和光伏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風電和光伏存在明顯的缺陷:出力具有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特征,難以存儲,電力系統消納較為困難。沒有先進的儲能設施相配套,難以成為主力能源。相反,光熱發電依靠成本相對低廉的儲熱裝置來完成,是電力系統友好型電源,既可以承擔基荷,也具備較為靈活的調峰能力,可作為未來電網的主力電源。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配套建設,能夠顯著緩解光伏和風電的出力波動,大幅提高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減少棄風、棄光矛盾。因此,大規模發展光熱發電產業,與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共同組成清潔能源發電系統,可大大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的發展,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確立其主力能源的地位。
四、有助于拉動國內經濟和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光熱電站使用的材料和設備,大都屬于國內過剩的傳統原材料及其制造業領域。例如鋼材、玻璃、混凝土等,可緩解國內相關產業過剩問題,特別是可以增加雇用大量的普通生產制造、建設施工人員,還可以推動汽輪機、發電機等我國傳統優勢產業能力提升,同時造就光熱發電系統集成、運行控制等新興產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因此,光熱發電既是一種清潔能源供應方案,更可以化解過剩產能、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增加就業等,從而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五、增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標準規則制定權。
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熱示范電站,制定相關標準和規程、規范,形成技術體系后規模化發展,可以帶動光熱發電裝備產業化、規模化,進一步降低設備造價和發電成本。還可以走出去,增強我國光熱技術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競爭力。隨著國內光熱產業的發展,光熱標準化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國內已有多項國家標準在編,受國家能源局委托,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正在進行太陽能光熱發電標準化組織機構的建設,本次大會也設置了光熱標準體系研討分論壇,這對于推動光熱發電標準化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當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所指出的,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關鍵當口。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這一科學判斷對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具有多重優勢和價值的光熱產業發展意義凸顯。
眼下,光熱產業正迎來發展的良好契機,繼本月初對于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光熱電價政策出臺之后,業界高度關注的光熱示范項目名單也隨后公布,這些都預示著光熱發電已經開啟了新的歷史轉折。
我們籌辦德令哈光熱大會,就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城市為載體、以產業為基礎、以多要素的活動為形式,吹響中國乃至世界大規模科學利用太陽能資源的號角,積極務實地推進能源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
目前,我國光熱產業蓄勢待發。在基礎研究、技術研發、關鍵設備、工程實踐等領域都已形成一定的基礎,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甚至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的研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工程應用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有望在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能源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進程中發展重要作用。
另外,光熱產業區域發展也非常迅速,部分地區如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因為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加上國家及當地政府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扶持和推動,已經成長為國內最有代表性的光熱新能源全產業鏈集中發展的區域。德令哈召開首屆光熱(re)大(da)(da)(da)會(hui)(hui),在(zai)推動(dong)光熱(re)產業(ye)發展(zhan)的同(tong)時,也意在(zai)將(jiang)德(de)令哈(ha)這座城市打造成為光熱(re)之(zhi)城,將(jiang)來也可發展(zhan)成為世界光熱(re)之(zhi)都,為這座“金色之(zhi)城”賦(fu)予新(xin)(xin)的價值(zhi)內(nei)(nei)涵。我們希(xi)望(wang)通過(guo)大(da)(da)(da)會(hui)(hui)的籌辦,讓大(da)(da)(da)家(jia)(jia)全(quan)方(fang)位(wei)地(di)(di)了解海西(xi)德(de)令哈(ha)打造光熱(re)之(zhi)城的基礎和努力,也希(xi)望(wang)借助大(da)(da)(da)會(hui)(hui)的各項安排(pai),構建新(xin)(xin)能(neng)源(yuan)領域“創新(xin)(xin)、活力、聯(lian)動(dong)、包容”的良好氛(fen)圍,加強國際國內(nei)(nei)業(ye)界交流,積極貫(guan)徹國家(jia)(jia)能(neng)源(yuan)戰略(lve)發展(zhan)行動(dong)計劃(hua),促進能(neng)源(yuan)基地(di)(di)重大(da)(da)(da)項目的實施,助推光熱(re)事業(ye)和青(qing)海省海西(xi)經濟文化社(she)會(hui)(hui)事業(ye)全(quan)面(mian)發展(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