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纜網 | 0評論 | 5305查看 | 2015-06-30 10:00:44
能源互聯網的構建基礎是需要大量分散分布的小型發電站,通過“網”將分散化的能源集中起來并分別調配,從而實現能源獲得的廣度及能源利用的深度雙向提升。
分布(bu)式能源(yuan)作為(wei)能源(yuan)互(hu)(hu)聯(lian)(lian)網的(de)(de)(de)基礎,它的(de)(de)(de)建設和推廣對于能源(yuan)互(hu)(hu)聯(lian)(lian)網的(de)(de)(de)意(yi)義(yi)不言而喻,因此也理(li)所當然的(de)(de)(de)處在政策風口。新電改(gai)方案(央改(gai)9號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yi)步深化電力體制改(gai)革的(de)(de)(de)若干意(yi)見》的(de)(de)(de)頒布(bu)為(wei)電力的(de)(de)(de)整體改(gai)(gai)革提供了方向,明確了電力制度(du)改(gai)(gai)革的總體思路。其(qi)中用了單獨一條講(jiang)分布式發電,體現(xian)了高層對(dui)于分布式能源(yuan)發展(zhan)的高度(du)重視。
而在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主要強調對于清潔能源的推廣扶持,這可以看做是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推出的信號,分布式能源也必將順勢而起。2015年(nian)4月25日,國務(wu)院印發(fa)《關于加快推(tui)進生態文明建設(she)的意(yi)見(jian)》,進一步強調(diao)了作為分布式能源建設(she)基礎的新能源裝(zhuang)備研發(fa)和推(tui)廣工作,繼續推(tui)進生物質能發(fa)電(dian)等應用。同時(shi)注重分布式能源整體入網調(diao)配等一系列運轉(zhuan)機制。
4月中旬,國家能源局表示力爭在三個月之內制定能源互聯網計劃,同時成立中國能源互聯網聯盟,使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匯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另一方面,我國國家能源局將今年新增光伏電站規模定位1780萬千瓦,大(da)(da)大(da)(da)超出社(she)會預(yu)期,且不再對(dui)分布式(shi)光伏(fu)建設(she)規模提(ti)出限制。在國(guo)家大(da)(da)力(li)發展光伏(fu)的(de)同時,對(dui)分布式(shi)能源(yuan)的(de)建設(she)更顯(xian)偏愛,未來分布式(shi)能源(yuan)發展必定是能源(yuan)互(hu)聯(lian)網(wang)的(de)重頭戲。
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分布式能源利用的能源性質分為兩類:一次能源以氣體燃料為主,可再生能源為輔,如天然氣式分布式能源;而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戶端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如太陽能、風能(neng)等,實現以(yi)直接(jie)滿足用戶多種需(xu)求的(de)能(neng)源梯(ti)級利用。
在能源互聯網視角下,分布式能源即為用戶終端,通過連接可形成多個局域性輸配電微網,不僅能夠實現局域內部的電能輸送調配,同時能夠與集中式電網進行能源互通,從而與中央能源供應系統提供支持和補充。分布式能源(yuan)擴大(da)了清潔能源(yuan)適用范圍,提(ti)升了整(zheng)體環保水(shui)平。
分布式能源以清潔能源(天然氣)、可再生(生物質能、風、太陽能)等無污染能源為主要能量來源,大量推廣運用對我國環境改善、傳統能源依賴度下降有極大的幫助。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結構中,煤炭消耗比例為70%以上,這一能源消耗結(jie)構無(wu)疑對環(huan)(huan)境污染(ran)(ran)(ran)的治(zhi)理工作增加了壓力。據國家環(huan)(huan)保總局監測(ce),目前我國污染(ran)(ran)(ran)環(huan)(huan)境的各項(xiang)指(zhi)(zhi)標(biao)中,燃煤(mei)發電產(chan)(chan)生(sheng)的污染(ran)(ran)(ran)占所有污染(ran)(ran)(ran)的40%以上,且燃煤(mei)產(chan)(chan)生(sheng)的多項(xiang)污染(ran)(ran)(ran)指(zhi)(zhi)標(biao)在各分(fen)項(xiang)中占總量比例(li)很高,例(li)如:煤(mei)炭燃(ran)燒產生的懸浮顆粒物的占(zhan)總(zong)量的70%以上(shang),產生的CO2占(zhan)總(zong)量的85%以上(shang)。
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可以顯著改善我國整體能源結構,弱化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長期矛盾。單從風電來說,2014年風電上網電量達到1550億千瓦時,按照發電標煤煤耗每千瓦時350克計算,僅一年可節約標煤5418萬噸,減少二(er)氧化(hua)(hua)碳(tan)排放16686萬噸(dun),減(jian)少二(er)氧化(hua)(hua)硫排放84萬噸(dun)。分布式(shi)能源較傳統能源利(li)用率提升70%以上。
分布式供能基于自身發電利用率高,且靠近用戶端的優勢,決定了總體能源效率高于集中式的優勢,這大大降低了國家能源因長距離輸送造成的能耗浪費。以火力發電為例,大火電機組雖然發電效率高,但是由于供熱規模和供熱半徑(jing)的局限(xian),發電(dian)余熱無(wu)法利用,其能(neng)(neng)(neng)(neng)源利用效率與分(fen)布式(shi)能(neng)(neng)(neng)(neng)源相去(qu)甚(shen)遠。發電(dian)廠最終只能(neng)(neng)(neng)(neng)將(jiang)燃(ran)料(liao)能(neng)(neng)(neng)(neng)源燃(ran)燒(shao)產生的1/3熱能(neng)(neng)(neng)(neng)轉化成(cheng)電(dian)能(neng)(neng)(neng)(neng),而有近(jin)50%的熱能(neng)(neng)(neng)(neng)隨冷凝水流(liu)失(shi),另外,輸送環節也會損耗近(jin)10%的熱能(neng)(neng)(neng)(neng)。
由于分布式能源可通過電熱冷三聯技術手段將發電后的余熱來制熱、制冷,因此能源得以合理的梯級利用。此外,用戶可根據自己所需將分布式能源與主干網并網,實現余電上網,能源的利用效率達到80%以上,一些設計完善的分布式(shi)(shi)能源可以達到90%。能源互聯網是(shi)通過(guo)電子、電力、信息(xi)等(deng)技術,將大量(liang)分散的分布式(shi)(shi)能源連接起來,不僅實(shi)現分布式(shi)(shi)能源的能量(liang)采集、上網,同時建(jian)立了(le)各分布式(shi)(shi)能源間(jian)的互聯互通,通過(guo)大數(shu)據技術及基于(yu)信息(xi)的智能調控,實現能源在整(zheng)個網絡的(de)高效(xiao)互通。從(cong)能源互聯(lian)網的(de)構建角度(du)來看(kan),分(fen)布式能源是其必須(xu)具備的(de)網絡“結點(dian)”。
能源互聯網的構建基礎是需要大量分散分布的小型發電站,通過“網”將分散化的能源集中起來并分別調配,從而實現能源獲得的廣度及能源利用的深度雙向提升。
未來我國能源互聯網的構建第一步就是對現有電網的改造,以適應分布式能源的接入;第二步則是將現有分布式能源接入,實現推廣前的初步探索,包括在輸配、交易、效率等領域的提升;而第三步則是全面推廣,將分布式能(neng)源大量(liang)推廣后接入電網,實(shi)現能(neng)源互聯網的最(zui)終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