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528查看 | 2014-10-10 17:13: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申銀萬國日前發布2015年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趨勢十大研判。分析認為:2015年是國內光(guang)熱(re)市場大規模啟動的元年。繼中控和首航節能(neng)的示范(fan)電(dian)站上馬之后,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guang)熱(re)電(dian)站集熱(re)場EPC招標(biao)在即,光(guang)熱(re)上網電(dian)價也呼(hu)之欲出(chu),考慮(lv)到光(guang)熱(re)裝備(bei)的高度(du)國產化,我們的視野不(bu)僅僅在國內,更多(duo)在海外市場份額的搶占(zhan),光(guang)熱(re)有望成(cheng)為高鐵(tie)和核電(dian)之后的又一個(ge)“走出(chu)去”產品。
預判一:充電樁運營是一片藍海,合理市盈率預計35-40倍,2015年有望成為熱潮
我們看好充電樁及充電站運營型企業,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即將出臺的補貼政策無一例外向投資者展現出尚少人涉獵的蔚藍海洋,我們預判2015年市場愿意賦予充電樁運營環節的合理市盈率在35-40倍,遠遠高于新能源其他環節的合理市盈率水平。盡管投資者認為成熟的電樁運營市場將呈現割據的特點,但早期民營企業的跑馬圈地仍然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補貼政策的落地有望降低前期的高額資本開支預期,進而提升行業吸引力。我們看好2015年電樁運營環節,目前主業不佳,體量較小,市盈率不高的轉型電樁運營的標的建議積極關注。
預判二:變頻器公司全面轉型機器人,合理市盈率預計30-35倍,2015年有望打開更多下游市場
A股最早上市的自動化企業是一批變頻器類公司,隨著下游簡單動作控制市場的供需穩定,變頻器類公司紛紛向更復雜的動作控制領域進軍,我們認為變頻器公司轉型機器人將成為機器人行業的一道最為亮眼的風景線。從技術路線的角度,運動控制是機械制造的靈魂,只有深入理解這一技術才能制造出更精密的機器人,才能在要求更高的場合實現對人的替代。我們不認為能實現這類轉型的公司會有很多,因為機器人越深入技術門檻越難以逾越,我們看好為數不多的已經在作出努力的一些企業,推薦新時達和匯川技術。
預判三:電氣設備國有企業改革深化:資產重組+管理層激勵計劃,長期看點,合理市盈率在原估值基礎上上調50%-200%
電力設備行業不需要很多公司,國外無數的市場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一個高集中度的市場,國內而言,6-7家足以。從已有的國有控股企業來看,掌握的資源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而這一前提是改革。能夠實現資產重組的標的:大集團小公司的標的,比如國電南瑞、置信電氣;需要進行管理層激勵的公司:所有的國有控股企業,比如中國西電、置信電氣、國電南瑞、上海電氣、許繼電氣、平高電氣、東方電氣……我們認為這一主題屬于長期看點,地區國資委控股以及國網系公司可能進度更快更超預期。
預判四:2015年以后可以期待越來越多的獨立能源公司出現,合理市盈率在20-30倍
2015年的(de)(de)(de)(de)行情繼續(xu)由改革與(yu)政策推動,深層(ceng)次的(de)(de)(de)(de)動力(li)來(lai)自對(dui)大一(yi)統的(de)(de)(de)(de)電(dian)網體系的(de)(de)(de)(de)改革,未(wei)來(lai)電(dian)力(li)發輸配售(shou)制(zhi)度的(de)(de)(de)(de)變(bian)革帶來(lai)企(qi)業(ye)生產方(fang)(fang)式(shi)(shi)的(de)(de)(de)(de)改變(bian),售(shou)電(dian)端的(de)(de)(de)(de)放開(kai)將推動越來(lai)越多制(zhi)造(zao)型(xing)企(qi)業(ye)向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de)(de)(de)(de)類公用事業(ye)型(xing)企(qi)業(ye)轉型(xing),尤(you)其是新(xin)能(neng)(neng)源(yuan)類發電(dian)企(qi)業(ye)直接領取售(shou)電(dian)牌照有(you)望加速(su)轉型(xing)成為獨立的(de)(de)(de)(de)能(neng)(neng)源(yuan)企(qi)業(ye)。這些電(dian)站公司的(de)(de)(de)(de)投資邏(luo)輯(ji)(ji)將從(cong)純補貼驅動的(de)(de)(de)(de)簡單(dan)債券模型(xing)演變(bian)成收(shou)益(yi)方(fang)(fang)式(shi)(shi)更加多變(bian)的(de)(de)(de)(de)復雜收(shou)益(yi)模型(xing),這些公司售(shou)賣的(de)(de)(de)(de)能(neng)(neng)源(yuan)產品將包括光伏(fu)電(dian)力(li)、風(feng)電(dian)電(dian)力(li)、天然氣能(neng)(neng)源(yuan)等多種能(neng)(neng)源(yuan)形式(shi)(shi)。可比公司在美(mei)(mei)國(guo)已經(jing)不甚枚(mei)舉,該類公司美(mei)(mei)股合理市盈率在15-25倍之間(jian),我們(men)認為制(zhi)造(zao)型(xing)企(qi)業(ye)轉型(xing)后的(de)(de)(de)(de)范式(shi)(shi)當如此(ci),如果(guo)能(neng)(neng)夠擁有(you)一(yi)張售(shou)電(dian)牌照那么收(shou)益(yi)邏(luo)輯(ji)(ji)將更加完美(mei)(mei),我們(men)建議關注(zhu)的(de)(de)(de)(de)標的(de)(de)(de)(de):森源(yuan)電(dian)氣,航天機(ji)電(dian),林洋電(dian)子,特變(bian)電(dian)工、正(zheng)泰電(dian)器、金風(feng)科(ke)技(ji)、中(zhong)利科(ke)技(ji),愛(ai)康科(ke)技(ji)。
預判五:分布式光伏應用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看好分布式熱潮對于單晶推廣的推動。
德國新一輪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宣布14年8月后取消500千瓦以上項目的上網電價,并在2016和2017年將門檻下調到250千瓦和100千瓦。英國市場的可再生能源義務證書ROC從2015年4月起不接受大于5MW的項目。以英德為代表的歐洲市場已經徹底將重心從大規模電站轉向分布式光伏電站。美國紐約州政府承諾未來十年屋頂光伏投入10億美元。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未來三年CAGR超過80%,對應14-16年新增裝機量分別為3GW、6GW和10GW。受益分布式市場的大發展,單晶2014年開始“火”了。2013年當全球領先的薄膜廠商First Solar收購TetraSun并推進銅基單晶電池技術的時候,業內有識之士已經開始布局,于是2014年我們看到Elon Mask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SolarCity收購賽昂電力,中環股份聯手道達爾的電站開發步入開工建設階段,卡姆丹克在馬來西亞產能擴張,單晶已經蔚然成風,2015年單晶市場份額預期繼續上升,讓我們拭目以待。關注中環股份,隆基股份,卡姆丹克。
預判六:逆變器行業整合進入高潮,市場進入寡頭時代。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個道理在逆變器市場再次得到有效驗證,逆變器市場在經歷了過去三年的“擴張-惡性競爭-蕭條”之后,終于逐步走回正規。借鑒其他輔材環節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比如EVA供應商福斯特的國內市場份額接近50%),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已是必然。2015年我們預判銷售量超過GW的企業包括陽光電源、華為、無錫上能、特變電工、正泰電源、易事特,以上六家的出貨量有望超過10GW,受益于市場集中度的提高,逆變器市場價格和毛利率趨于穩定。關注陽光電源,特變電工,易事特。
預判七:風電仍有大行情,棄風限電好轉+電價下調搶裝。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出臺將對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構成重大利好,根據配額制意見稿中的指標測算可得出了風電2015年120GW,2020年214GW的裝機目標目標,考慮到風電上網電價在2015年下半年下調的預期,我們認為國內風電今明兩年將迎來裝機高峰期,對風電全行業特別是設備制造環節構成利好,將在今明兩年行業內相關公司的訂單、業績中得以體現。棄風限電情況改善是支撐當前風電行業復蘇大趨勢的核心邏輯,2014年上半年棄風限電率同比下降約五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只要棄風限電相好的趨勢不變,風電行業便將有望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關注吉鑫科技,金風科技,華儀電氣,天順風能。
預判八:儲能即將迎來大發展,電動車、儲能和分布式的跨界是大方向。
集德國市場發布儲能補貼之后,意大利的補貼政策也在修改并將自發自用太陽能補貼單獨列出,意在促使市場轉向自用儲能發電。在日本,住友利用電動汽車上的二手鋰電池開發帶儲能的光伏電站,進展順利。國內張北風光儲輸示范電站一期40MW完工之后,為國內儲能與新能源結合提供了大量經驗。第三方咨詢機構調研稱能源儲存系統及相關服務市場規模在2014年約為6.75億美元,到2024年有望擴大到156億美元每年。在可見的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電池和電動汽車的跨產業開發正在不斷探索中。關注陽光電源。
預判九:光熱市場小荷才露尖尖角,國內大規模光熱電站即將上馬。
2015年是國內光熱市場大規模啟動的元年。繼中控和首航節能的示范電站上馬之后,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集熱場EPC招標在即,光熱上網電價也呼之欲出,考慮到光熱裝備的高度國產化,我們的視野不僅僅在國內,更多在海外市場份額的搶占,光熱有望成為高鐵和核電之后的又一個“走出去”產品。關注首航節能。
預判十:其他能源形式值得關注,生物質能市場基數低,政策扶植力度大,未來成長可期。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意見稿里已經給出了生物質發電2015年494億千瓦時,2020年1200億千瓦時的目標,未來五年CAGR約20%。關注凱迪電力,迪森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