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Jason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5002查看 | 2013-07-06 11:06: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一個合理的、現實的光熱電價究竟何以形成?中國特殊地理環境下的光熱電站開發技術究竟何以掌握?政策和技術作為掣肘中國光熱發電產業化發展的兩大瓶頸,我們必須予以突破,而最現實的路徑,依然需要依靠一批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的開發運行。
1.38元的理論計算電價
受國家能源局委托編寫的《中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政策研究報告》7月3日在京正式發布,該報告對電價政策進行了理論性研究與計算,得出在當前的條件下,以最成熟的槽式技術為例,以DNI值為1900kWh/平方米·年,儲熱4小時,電站運行壽命25年為考量指標的前提下,開發這樣一個光熱電站的LCOE為1.38元/kWh。即如果國家給予這樣一個項目1.38元以上的電價扶持,則該項目具備投資可行性。
上述報告給出了一個理論電價計算結果,并在此結果的基礎上,分析計算了在更多如低息貸款、土地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框架支持下的可盈利電價基準。
但必須看到的是,上述所有的結果都(dou)僅(jin)僅(jin)是一(yi)個理(li)論性的研(yan)究(jiu)成果,與實際情(qing)況有多少偏差,沒有人能給出準(zhun)確答案。其根源在于國內(nei)尚(shang)無(wu)一(yi)個商業(ye)化的光熱示范(fan)電站提供實際數據支持。
王志峰在7月4日舉辦的太陽能熱發電論壇上表示,要形成一個合理的固定電價,前期必須要開展示范項目的建設。“通過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可以幫助我們掌握技術和了解電價,如果沒有示范項目,技術掌握不了,也無法準確的了解電價,現在我們談的都是一些“紙上談兵”的電價。”技術和經濟性的問題都需要通過示范項目來完成。
雖然國內已經在開展不少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建設,但絕大多數均為小規模的技術性科研項目,如延慶1MW塔式電站、華能三亞1.5MWth菲涅爾示范項目等,其雖然對光熱發電的技術研發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并不能據此證明我們已經掌握了規模商業化光熱電站開發能力,更不能以此來衡量和回答“什么電價是一個合理電價”這一問題。這是因為一個小規模的光熱電站和實際運行的大規模商業電站在技術和經濟性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可比性。
新一輪示范項目將啟動
三(san)年(nian)前,鄂爾多斯(si)光熱發(fa)電特(te)許權(quan)招標項目以0.9399元/kWh的(de)超低價(jia)(jia)中標,這一價(jia)(jia)格致使該項目懸空三(san)年(nian)未(wei)能(neng)落地(di),“以價(jia)(jia)取勝”的(de)招標方式不但拖延了該項目的(de)進度,更打亂了政策(ce)制定者的(de)判斷,政府層面(mian)曾設想通過首個光(guang)熱發電特許(xu)權招標摸底光(guang)熱電價(jia)也終告失敗(bai)。這對中國整個光熱發電產業(ye)的發展造成(cheng)了遲滯(zhi)影響。
而今(jin)年(nian)4月份(fen)又傳(chuan)出(chu)新一(yi)(yi)輪示(shi)范項(xiang)目(mu)招標(biao)的(de)信號,國(guo)家(jia)能(neng)源局召(zhao)集青海、甘(gan)肅、寧(ning)夏、內(nei)蒙(meng)等西(xi)北各省能(neng)源局相關人員,就西(xi)北地區光(guang)熱資源普查、光(guang)熱電站選(xuan)(xuan)址(zhi)等問(wen)題在西(xi)寧(ning)召(zhao)開(kai)了工(gong)作(zuo)座談會,討論太(tai)陽能(neng)熱發電選(xuan)(xuan)址(zhi)工(gong)作(zuo)方(fang)案和(he)技術導則(ze),籌備開(kai)啟示(shi)范項(xiang)目(mu)的(de)規劃開(kai)發。CSPPLAZA記者從知情人處獲得的(de)消息稱(cheng),項(xiang)目(mu)選(xuan)(xuan)址(zhi)工(gong)作(zuo)完成(cheng)后,預計今(jin)年(nian)年(nian)底前(qian),國(guo)家(jia)能(neng)源局將先期(qi)分配500MW的(de)商業(ye)化光(guang)熱示(shi)范電站下去,以推動2015年(nian)1GW光(guang)熱發電規劃目(mu)標(biao)的(de)實現。具(ju)體(ti)可能(neng)會通過特許權招標(biao)方(fang)式進行分配,屆時也將會形成(cheng)新一(yi)(yi)輪的(de)示(shi)范項(xiang)目(mu)電價(jia)。
王志峰在上述會議上也說道,“示范項目什么時候開始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據我自己的估計,應該很快。”
而如果新一輪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招標重啟,我們必須準備好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和經驗。
王志峰提出了一個很中肯的意見,“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的前期,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要保證其技術的合理性,在招標中要特別注意控制電價權重,不宜唯低價中標,而權重的多少則取決于行業發展的成熟度。在行業發展初期,技術權重應占更大比例,而發展到后期技術較為成熟后,電價權重應占更大比例。”這一觀點也寫進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政策研究報告》,政府方面在制定招標制度時應予以考慮,以免重蹈覆轍。
質量保證體系缺失
王志峰在上述論壇上也談到了阻礙示范項目開展的主要障礙,即質量保證體系的缺失。他認為,“我們目前還沒有光熱發電產品的質量保障體系,這也是國家所擔憂的,一旦開始建設示范項目,這些示范項目的產品質量是否能滿足投資者的要求還無從確定,如果要求不了質量,對這個行業反而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所以我們要盡快建立質量保障體系,如果沒有這個保障體系,即使示范項目開展也是比較危險的,相當于沒有任何保險走綱絲,走哪兒算哪兒,電站建成三年以后沒準運行不了,也可能漏洞百出,因為你沒有經過一個質量檢驗,連設計規范都不知道”。
要建立這一質量保證體系,需要制定行業關鍵設備的相關標準,建立國家太陽能熱發電設備檢測中心,完善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認證體系。逐步建立起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認證技術規范組成的標準化體系,加入IECEE(國際電工委員會電氣設備合格測試與認證體系),實現檢測和認證的國際互認。在具體的認證體系建設上,從光熱發電關鍵設備和組件入手,逐步擴展到對系統的認證,并對電站進行檢測和評估,形成全產業鏈的監督和引導。
中控德(de)令哈50MW光熱電(dian)站一(yi)期10MW項(xiang)目即將正(zheng)式并(bing)網發(fa)電(dian),這將成(cheng)為中國(guo)首個真正(zheng)意(yi)(yi)義上(shang)的(de)商(shang)業化(hua)示(shi)范電(dian)站,其投運(yun)對(dui)國(guo)內(nei)掌握商(shang)業化(hua)塔式電(dian)站開(kai)發(fa)技術有重大意(yi)(yi)義,對(dui)政府(fu)核(he)算(suan)和(he)出臺光熱電(dian)價有重要的(de)實際(ji)參考價值(zhi)。